转变,从阅读经典开始
September 4, 2022•40 words
暑假之前,和一个朋友吃烧烤,他10岁的儿子也去了。
席间他儿子说读书速度很快,老师布置的课外读物都已经读完了,我说老师布置的很多都是精简版或者挑选的章节,鼓励他要向更广阔的阅读前进。
他问什么是读不完的,我举例说《史记》,他要和我打赌,读完了怎么办,我承诺说如果暑假能读完1%,我就给他买个500块的礼物,没读完也不用惩罚。
这几天开学了,结果自然是我赢了。
我之前推荐读者看《资治通鉴》,后来也不推荐了,因为绝大多数人买这套书其实是浪费钱,绝大部分的人连1%都看不完。
一天看2000字文言文,全年就春节和国庆节休息,大概要看多久才能看完?
五年!
如果一个人能够每天花1个小时看《资治通鉴》,全年几乎无休的情况下看五年,这个人的毅力之强,绝对就不是一般人。
其实现实中就有这种例子,《明朝那些事》的作者石悦,就靠着《明史》成了副厅级,推荐和提拔他的人,应该都知道看完《明史》的分量。
其他的不说,就说看完这本书要花四五年,写出来又是四五年,也就是差不多10年的时间干一件事情。
一个能用10年时间干一件事情的人,先不说他从历史上吸收了多少经验,就说这个人的毅力有多强?
一个如此有毅力的人,坐上高位,我感觉大体上应该是民众的福气,当然,领导也更愿意给这样的人机会。
看这些书的难度在哪里呢?
并不是因为它是文言文,其实文言文以前都学过,就算很久没看,后面看一段时间也大体上会了。
最大的难度就是调整学习的轨道。
你前脚还在葛优躺,瘫在沙发上看了半个小时的抖音小视频,后脚能拿起《史记》坚持看10分钟,我都算你赢。
这是一种轨道的变换,谈何容易。
虽然小视频不容易存留在记忆中,也不知道正确与否。但是它具有冲击性的,容易消化,能依着读者的兴趣来,你喜欢看什么,它们就给你来什么,就像一块磁石,能牢牢吸引读者。
相比之下,那些流传了几百年的书,里面说的大部分都是晦涩的,需要不断理解和反复咀嚼的,读者看到这种书,大体上都没有多大的兴趣。
现在不是有句话嘛:我都辛苦工作了一天,放松一下过分吗?
当然过分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会让你未来更加辛苦。
经典一旦理解透了,对思想提升很大的促进,这些书籍的精华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沉淀,已经被历史证明了它的价值。
从看小视频,变轨到阅读经典,谈何容易。
这种变轨是对个人全方位的转变,更关键的是没有人督促你,完全就是靠个人改变。
你每天都想着要学习,可是你能扛得住各种诱惑吗?
一个能自我约束,每天阅读,并且都是阅读那种晦涩难懂,但是经过历时检验书记的人,想失败其实也不容易。
看这些书的意义在哪里呢?
至于为什么要阅读我们的经典,其实就一个原因:质量高,对人生有帮助。
我没有读完整《红楼梦》,就拿《西游记》来说,真是完胜类似《简爱》这种西方作品,虽然说不是一个风格类型,但是从行文,词句,构思也能高下立判。
西方作品,基本上主线简单,过于强调有型的外在,经不起细细品味。
▶西方文学读的太多了,人会变得越来越自我,越来越强调个人,更多的及时行乐,注重短期回报,这一点可能有些人不认同,没关系,君子和而不同。
▶中华历史典籍读多了,人会更有耐心,性格更加坚韧,更加强调集体,眼光更加长远。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内敛,厚积薄发,从两千多年前的书上就一直有记载传承。
其实这从国家也能看出来,欧美大部分国家其实和东亚没有可比性,就算都是资本主义,欧美和日韩对长期的国家政策也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何日韩能成为西方阵营中制造业为主的国家。
我有时候思考,为什么现在社会这么浮躁,是不是因为这些年受到西方思想影响太多导致的?
那个贾浅浅,没有入选中国作协,居然还发一篇长文回应,这种丢脸的事情,古人是干不出来的。
不说他有什么作品,就说其父贾平凹的作品,也没多大的可读性,看那本《废都》,有点浪费时间,感觉过誉了。
可惜现在的文化领域充斥着这类人,真是奇观,难道我泱泱华夏已无人矣?
人生苦短,有些书,不看可能更好。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看一些历史经典著作,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整个人都会变得乐观,有定力,性格也会更加温和,能够坦然的面对生活的各种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