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消逝
February 7, 2017•95 words
我第一次听说「驴得水」这部电影,是在 中西文化比较
课上。当时那一节课,是关于中西方人对性和爱情的态度的,于是在课前放了「驴得水」的宣传曲「我要你」。当时我就被这首歌曲打动了,大概是旋律非常优美,而我又正好处在这样一个渴望爱情的年龄。后来老师也向我们推荐了这一部电影。然而,在这之后我只是找到了这首歌的两个版本和吉他伴奏谱,当成一首好听的情歌循环并练习了好久。
直到昨天,我终于想起来应当把这部电影看一遍。在这之前,我所听说的对这部电影的定性都是「喜剧」。可是,在进度条走到一半之后,我却再也笑不出来了。
这绝对不是一部关于性观念和爱情的电影,更绝对不是一部喜剧。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人性的悲剧。
张一曼
所有的事情,都要从这个人物说起。
在写这篇博客之前,我看过许多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其中,关于张一曼的评价,有两个极端:一个是视其为女权的「英雄」,认为她具有一种超前的性观念; 另一种是视其为「渣女」,「荡妇」,认为这样的生活态度绝对不能作为女权的代表。
从这部电影的背景来看,它设定的年代是上个世纪,新中国成立之前。这是一个比较久远的年代。而张一曼对于性的态度简直有当代女权主义的影子 —— 我有处置我身体的权利; 性是生理需要,而爱是心理需要,两者应当分离。她为了脱离「被人管」的境地,为了自由地生活而来到了偏僻的乡村。
你看我像是那种能跟你过一辈子的人吗?
她对裴魁山的一句话就道出了她的不羁。她不愿意因为爱而被拘束,不愿意因为家庭而被拘束。因而,她可以「睡服」一个人,但不会因此而被这个人拥有 —— 没有人拥有她。她的「放荡」,看的是自己是否愿意,而不是别人的心情。这与以出卖自己身体为生的人截然不同。·她所具有的是一种追求自由的信仰。如此看来,她不失为一个性观念超前的女性,不失为一位失败的英雄。
而对她持反面观点的人所看到的是这样一件事情,一件足以毁掉她的形象的事情 —— 为了利用铜匠而和他发生关系。这一次,与其他不同,她有明显的目的,那就是利用铜匠骗过特派员; 这一次,带有明显的「交易」特性。同时,铜匠有自己的家庭,而这次的关系显然打破了这个家庭本身的平静 —— 铜匠与妻子之间因为这次事情爆发了严重的矛盾。这也是铜匠本人所不能理解、不能接受和不愿看到的。毕竟,铜匠和铜匠的妻子并没有一曼的这种性观念。
所以,既然有了这样一次事情,她还能被称为女权的先驱,还能被认为具有超前的性观念吗?还能说,她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女性吗?
作为本片中唯一死亡的人物,我觉得不管怎么说,电影本身是要借她来表达一些东西的。而我对于这个人物,至少是喜欢的,并且非常同情她,惋惜她遭遇了自己所不该遭遇的不幸。我呢,不认为应当把这个人物看作「英雄」或者「流氓」中的任何一种 —— 张一曼她本身是一个矛盾的、复杂的形象。她骨子里确实有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性格,这无论如何是无法否认的,从「救火」一事中也可以看出来 —— 一种「傻」、「善良」和「天真」。然而,这与她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与时代格格不入,所以她才来到了偏僻的乡村来追寻自己想要的自由。可是她并没有找到她想要的自由 —— 人性的阴暗即使在这样一个地方也存在着。她自己也无法逃脱一些人性的弱点,为了自己的「事业」不得不与阴暗的利益集团同流合污 —— 也为了自己所爱的学生们 —— 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信念的事情。正是这样的矛盾给这个角色加上了更深重的悲剧色彩。
况且,从她对铜匠的那个灿烂的微笑看来,又怎么能说,铜匠在她眼里就真的只是个牲口呢?又怎么能说,她就真的没有对这个天真可爱的铜匠动过情呢?
她也许不想利用铜匠,但是,他们都是被利用的对象。直到最后,都是这样。为了一场闹剧,没有下限地牺牲着两个无辜的小人物。
铜匠
铜匠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角色。一方面,他就是个淳朴的村民,他落后、封闭、愚昧,对新的文化毫无感知; 但另一方面,他却能够接受新的东西,具有相当的学习能力(或许只是因为对张一曼动情?),向往知识(「我也要去美国!」)。当张一曼迫于压力不得不中伤他之后,他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对张一曼发着脾气。经由旁观者们的放大,这样的脾气终于对张一曼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铜匠希望脱离自己的生活 —— 他自己也表示过对自己的生活已经受够了; 从他和妻子的关系中,我猜测他与妻子的婚姻应该也不是自由恋爱的结果,而是包办买卖式的婚姻。他并未对自己的妻子动过情,因而,对于使他动情的张一曼,他呵护有加; 因为使他动情的张一曼侮辱了他,他的情绪犹如火山爆发。在这个方面,他就像一个初恋的男孩一样,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当然,他受到利益诱惑,一样会不择手段,一样会搬出封建的那一套观点 —— 否则,他怎么会接受毫无感情基础孙佳作为自己的「新妻子」,仅仅是为了去美国留学呢?所谓「底层劳动人民」的矛盾本质,在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当然,铜匠这个形象,比起其他人来说,还是简单很多的。但他,应当也是一位主角。他的悲剧,则是寻求改变自己的生活,误打误撞撞上了腐败的利益集团,最后落得个什么也没有的下场,重又回到自己百般无奈的日常。
比起张一曼来,他是幸运得多了。至少他不会因为追求什么自由而自己烦恼自己。所谓「庸人方自扰」吧。
孙佳 / 周铁男
与前面两位不一样的是,这两位,借用特派员的话说,有着典型的「知识分子脾气」。他们所追求的不是什么自由,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而是自己心里的那一份「正义」。他们为了自己所认准的道理,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和物,可以放弃一切,甚至置亲生父亲于不顾。
这一对,可爱得像中学时代情窦初开的情侣们。那种含苞待放的情愫,那种想说而不敢说出口的心情,那种故作矜持的姿态……让人少女心爆棚。我一度觉得,他们是这部沉重的电影中的一股清流。
然而电影的结尾给了我重重的一记打脸。这部电影的每一个角色最后面临的都是一个悲剧,没有任何一个人有着圆满的结局。
周铁男尝试顶撞特派员,被用枪指脑袋; 子弹打偏,逃过一劫的周铁男彻底放弃了自己的那一套所谓的理念,开始不再以「正义」而是以「武力」为标准,甚至看着张一曼被强奸,因对方有枪而见死不救,最后甚至「劝说」自己所喜欢的孙佳去和铜匠演一场结婚的闹剧,口口声声说着「没办法」。而孙佳,空有一腔热情,却从未下定决心付诸事实,屈从于看似「没办法」的现实。可以说,在那一枪之后,这所谓知识分子骨子里的奴性暴露得淋漓尽致。
用时髦一点的话来说,这就是对「键盘侠」的完美的演绎 —— 其中可能也包括我自己。那些道貌岸然却软弱无能的人们啊!
至于影片里的其他人,我不想再一一赘述,无非都是利益集团中的一分子或者被利益集团利用的对象。
从影片一开始几位老师无拘无束的生活,到最后张一曼自杀、孙佳离开,我似乎感觉到这部电影所描绘的是这种自由的消逝。校长屈从于利益集团,裴魁山因无法占有而心生厌恨,周铁男和孙佳放弃了自己的主张,没有一个人获得了张一曼所追求的自由,口口声声说着爱她的人们纷纷离她而去,与她背道而驰。「我要你」所讲述的,恐怕是张一曼对真正的自由的人和自由的爱的追求,而显然,剧中没有人符合这个标准。
张一曼在追求自由,而大家则离自由越来越远。自由是什么?自由就是拒绝成为自己所讨厌的样子。影片里没有人做到了这一点。人性的弱点使他们不自由,同时也使屏幕面前的我们不自由。而影片在喜剧的外衣下,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很讽刺地体现了这一点。这些人的嘴脸,无法避免地,会在你的亲人、你的爱人、你的朋友、你的上司,甚至整个社会的身上找到影子。
过去的让它过去,只会越来越糟
而如果我们这样下去,会不会越来越糟呢?
一声枪响,张一曼绝望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带走了她一生的追求。从此以后,如同「驴得水」这样的闹剧,可能会一次又一次地上演,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在现实中。
人性使我们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由,同时,人性又让我们放弃自己信仰的东西。成也人性,败也人性。自由是宣扬人性解放,同时又不能避免地必须战胜人性中的那些威胁着自由的阴暗的成分。我们都身负这样的双重性,我们都是这样的矛盾角色。
所谓自由,恐怕只会随着岁月的流转而渐渐消逝吧,正如整个电影的剧情一样。
我要 你在我身旁
我要 看着你梳妆
这夜色太紧张 时间太漫长 我的姑娘
我在他乡 望着月亮
这样理想的人啊,你又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