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萎不是結束,是香氣開始熟成的前奏

枯萎不是結束,是香氣開始熟成的前奏

有一段時間,我一直以為家裡種的薄荷沒什麼味道。

每天澆水、看著它綠油油地長,卻聞不出那傳說中的清香。直到某天,它們乾枯了,我輕輕捏起一片片枯萎的葉子,本想丟掉,卻在指尖間感受到一陣熟悉而深遠的香氣——濃郁、單純、帶點草本的甘甜。

那一刻,我才明白:原來有些香味,要在枯萎之後才會釋放。

raw-image

被水分鎖住的香氣

新鮮的薄荷,香氣並不是不存在,而是被水分和細胞結構「保護」著。只有透過搗碎、加熱,甚至等它慢慢乾燥,裡面的精油與芳香分子才會逸出。

就像人生中的某些時期,我們看起來充滿活力,卻未必讓人真正聞到我們的「本質」。

枯萎,不一定是衰敗

我們常把「枯萎」視為結束,是失敗或老去的象徵。但薄荷教會我另一件事:*乾枯也是一種轉化,一種內在濃縮後的釋放。*

它不像新鮮時那樣充滿張力,卻多了幾分深度與餘韻。那股香味,像是從時間裡慢慢提煉出來的某種記憶,比活著時更有存在感。

人,也是一樣

有些人,在青春年華時光鮮亮麗,但真正動人,是在經歷了挫折、沉澱與放下之後。他們的話語、眼神與氣息,都帶著像乾燥薄荷般的味道——不強烈,卻深刻;不喧嘩,卻難以忘記。

也許這正是所謂的「成熟香氣」。

用自己的方式與自然共存

照顧薄荷的過程,從一開始的澆水施肥,到最後讓它自然風乾,我才真正感受到「順其自然」的力量。不是放任,而是觀察節奏、接受變化,甚至擁抱枯萎。

這種與自然同步的節奏,反而讓我更快樂,也更安心。

結語:枯萎,或許只是另一種熟成

當你覺得自己正走向枯萎、低潮,彷彿不再鮮亮、不再有價值的時候,請不要急著將這段時光視為失敗或結束。

其實,「枯萎」或許是另一種「熟成」。

就像薄荷葉乾燥後才真正釋放香氣,人生也可能在安靜的枯萎中,醞釀出更深的層次與風味。

那些被你誤認為脆弱的階段,其實正默默提煉你的氣息、稜角與深度,讓你準備好,用全新的方式,被世界察覺。

請相信自己——你身上那股專屬的獨特魅力,可能正在悄悄地成熟。

More from Stan Wu 吳信典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