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騙源自相信
September 10, 2024•10 words
我覺得讀文組的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求職焦慮,文組無用論的說法,不管到底是不是真的,只要社會認為是真的,就是真的(這在台灣特別嚴重,在美國也會多少也有一點點),所以社會系學生畢業後常常會經歷很多層的「見山是山、不是山、又是山」的過程,挫折於大學四年的所學畢業後怎麼會(被視為)這麼沒有價值,卻又必須說服自己它是有價值的不然大學四年都白費,與此同時,那些所謂的服膺於資本主義的畢業生,怎麼最後都有比較好的出路
有些人甚至會覺得當初會選社會學、想對社會有貢獻,是被社會系(或廣義的人社領域)給騙了
但我一直覺得,會有這種受騙的感覺,是因為曾經相信(這句話第一次是在孫中興談詐騙社會學時聽到),畢竟社會系在台灣算是個跳板科系,很多人讀之前甚至不知道什麼是社會學,可能看個台大或是覺得自己社會科不錯就填了,那些抱著熱情進來社會系想要改變社會的,不能代表所有人
而那些把社會系當跳板的人,可能一開始就是因為認知到社會學沒什麼用,又或者,有些人可能對社會學感興趣,但他們很早就意識到對求職沒幫助,所以大一大二就去修一些管院的課,去找實習、參加可以寫在履歷上的社團等
從這個角度來看,社會系對學生的「欺騙」,大概只停留在那些相信的人,這樣並不是說這群人被騙就是活該,畢竟每到畢業季或開學季,是真的會有一堆文章說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人文價值或素養很重要,或是要我們去探索、去貢獻社會等等,他們講的也不是沒道理
所以,我覺得問題真正的癥結點在於「我們該如何處理這些曾經相信讀人文社會科系的價值,畢業後卻挫折感重重的人」,離開了大學這個半烏托邦的環境,該如何面對就業市場的無情?卸下了學生身份的光環,要怎麼面對政治實作的殘酷?(排比句)
如果是就業的話,有些常見的路線,像是統計(把量化研究法學好)、職場培力(教會大家怎麼寫履歷、交際應酬)、軟實力(社會設計、問題解決)、政治就業(包括助理工作、媒體、NGO等)等
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珍惜那些曾經相信社會學的人,不能把他們後期的焦慮當成不干自己的事,但也不能一開始就澆熄他們的熱情,因為他們才是這個科系的靈魂
但有人可能會說:既然遲早會被澆熄,那熱情的意義是什麼?
我的見解是,「從幼稚覺青成熟」本身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人生歷程,有些政治人物從來沒有經歷過理想主義的階段,所以掌握權力後對社會改造缺乏想像力,相較之下,先當過覺青,再來體會社會現實,我覺得更能夠培養出兼具理想與實務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