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原真性難題)
September 30, 2025•24 words
我一直以來都不太懂什麼叫做「做自己」,因為如果廣義來說,我就是自己,所以我不管怎麼樣都是在做自己,這樣「做自己」就是一個所指物不存在的東西,但這麼普遍使用的詞不太可能是空泛的,所以做自己一定有一個更狹義的意思,從人們廣泛的使用中,做自己的「自己」指的就是一種原真性(authenticity),是每個人依照自己真實的偏好而發展出的一種自然、獨特、真誠、自信,不受外在社會壓力或利益扭曲的狀態
但問題是,人活在社會就是要妥協,就是要社會化,完全原真的狀態實務上不太可能出現,就算是天才詩人的詩句,也需要用既存的語言來表達,也需要活在商業性質的出版市場辦新書發表會。但即便我們都知道純粹原真是不可能的,人類對原真性(做自己)的要求還是存在,就算是高度商業化的直播主,觀眾還是會覺得有些直播主「比較沒有商業感」;高度專業化的政治人物,選民都還是會覺得有些政治人物講的話「比較實在」。這樣來看,所謂的「做自己」很矛盾,又要真誠又要跟社會妥協
我剛升博一時,覺得自己生活到現在都只有學術,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去做自我探索,想要有自己的生活感,卻發現我花了很多時間在「純粹原真性」跟「服從社會期待」之間反覆擺盪,...
Rea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