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開鎖鏈
October 7, 2024•10 words
突然好想談現代化的偶然與必然這件事,現代化是個很複雜的概念,博一上課時老師都說很討厭現代化作為一種必然的思考方式,好像所有國家的政治民主化都會按照同樣的模式,經濟開放、公開選舉、教育改革、公民社會萌芽等等一整個清單的東西同時發生,這個「按照歷史進程自然發生」的思維叫做目的論(teleological)
不過還有一個現代化敘事我很討厭的東西,就是去預設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的結果是必然。路徑依賴指的是某個歷史事件發生後,限制了某些後續的發展,這裡的經典案例是qwerty鍵盤,我們大家最常使用的鍵盤一開始是為了避免打字速度太快打字機壞掉所以故意把一些字放在比較遠的地方,現在鍵盤都不會有這個問題但因為打字習慣很難改,所以就一直沿用至今
什麼時候會很討厭預設路徑依賴被當作必然呢?就是在想資訊科技尤其社群媒體發展的時候,大學的我當時很想要自己設計一個自己每天閱讀的媒體清單,不想要什麼都是臉書演算法,所以我發現了RSS feed這個東西(類似某個網站每發一篇文你都會收到通知的概念),然後註冊了inoreader這個專門收RSS feed的網站
當時台灣政治論述最豐富的平台就是臉書,而臉書最愛討論政治的就是粉絲專頁,粉絲專頁的發文模式幾乎就是一個RSS feed的概念,可!是!臉書就是不讓粉專可以有RSS,這就跟youtube就是不讓你可以關掉app聽音樂,或是apple就是不賣內建記憶體大的mac一樣,很煩
資訊科技有太多potential都是被資本主義給毀掉的,資訊科技帶來的各種災難,根本就不該歸咎在科技本身,這些網頁設計者只要讓某個按鈕反應慢了幾毫秒,就可以改變使用者的行為,有太多資訊科技的運作模式,都是一開始快速商業化造成的結果
問題就是,現在要去思考公有化或去建立某種使用者參與決策的民主機制,都已經比一開始來的困難許多,雖然這不盡是科技本身的問題,但是要突破這些人為的限制也不容易,所以這些科技發展到趨勢,才會很容易被自然化、被絕對化,變成好像是現代化的必然,我們會用全稱的方式去說「社群媒體會導致XYZ」,而不是「在這些人管理下的社群媒體會導致XYZ」,這時就真的很想斷開路徑依賴的鎖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