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模式

做學術經常要面對別人的批判,不管是跟指導教授討論、課堂討論、工作坊、投稿審查等,對於他人的負面評論,大多數人都還是會有些情緒反應,我想分享一個我這一年發現的解決方法

我的解方是:與其把批評當成他人對你或你的研究的真實看法,不如把批評當成他人的一種心態或模式

每次系上一個工作坊開始之前,大家都會一一入座,加減閒聊一下週末做了什麼、抱怨、更新人生近況等等,整個氛圍很和諧,但一當講者開始報告的時候,所有人的微笑都消失了,大家的表情都很嚴肅且專注,大家都在專心聽講,連那個眼神都會變

因為大家腦袋切換到了批評模式,他們暫時只看得到研究看不到人,而且會對缺點很敏感、優點很遲鈍。他們講話的方式,包括用詞選字也會徹底改變,就算同樣在談研究,以批評模式跟取暖模式會出現的詞彙也差很多

這個心態切換的時機點,只要意識到之後,就很難不發現。就算是一對一的談話,對方也會在「我要開始報告我的點子」這句話之後,眼神跟語氣都會改變

會這樣說,也是因為這個轉換我自己感受很深,我只要進入批評模式,真的會完全意識不到我現在面前的文章是一個人寫的,很多時候都需要離開批評模式才能把想法組織成比較得體的話語/文字表達出現

既然大家都是這樣,那麼就比較可以同理這些學術評論的出發點,雖然情緒多少還是會有,但比較能夠跟自己的價值感有一段距離


You'll only receive email when they publish something new.

More from Jupiter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