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與常態
September 17, 2024•12 words
這篇主要是要comment所謂的理論無用論:在台灣跟美國社會學界都有一股認為理論課沒用可以廢掉的討論,我自己是偏向理論有用,不過我覺得大部分關於理論的討論都有點失焦
失焦的點在於,每次只要談到理論的用處時,都會有人說理論可以訓練批判思考、可以引導我們的研究、可以讓我們看到原本看不到的東西,理論講起來看起來好像很萬能,但這一切都只談到學理論「有可能」學到的東西,而不是理論學習、理論工作的「常態」。一般的大學或研究所理論課,大部分都還是以理論家為單位在教思想史,討論理論好像離不開理論家,也離不開某種文本至上的詮釋/知識考古方法
先不論這是不是做理論研究最理想的方式,或是學習理論最有效的方法,我認為最直接的問題就是:這些理論課應該存留的原因,大多並沒有真的出現在理論課的訓練中。相較於批判思考或研究思路,修理論課有時候更像在學歐洲歷史、學外文、學怎麼細讀原典,這些技能我覺得是有意義的,但在量化研究者眼中,還有不是研究現代化、文化、經濟、政治、歷史等古典社會學主題的人眼中,這些技能看起來就會沒有幫助
那如果要重新設計理論課該怎麼辦?如果要訓練批判思考可以讀JLM的Thinking Through系列;訓練學術創新可以讀Andrew Abbott的Heuristics of Discovery;訓練概念跟經驗的連結可以讀各個次領域的方法專論(例如文化可以讀Mohr et al. 的Measuring Culture)。這些是專門針對這些主題討論的學術專書,就算不選這幾本,也會是這種專門討論創新、批判思考、概念經驗連結的專書,不會是去讀韋柏的新教倫理。如果理論課上這些專書感覺起來好像「少了什麼」,那可能就代表,理論課真正要訓練的,並不是這些能力,而是另有其他意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