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移動
November 6, 2024•43 words
每次選舉過後,都會有人討論「政治板塊是不是變了」,為什麼某些選民會投給某些候選人?
我一直覺得關於政治板塊的討論常常都太抽象了,這些抽象的討論隱藏了很多未經驗證的empirical assumptions,要好好討論政治板塊,需要先把它定義清楚
我對政治板塊的定義是:投票規律穩定性的社會基礎(the social basis for the stability of voting patterns),政治板塊要解釋的是投票規律的穩定性,而解釋的方式是用某種社會基礎:像是穩定的政商結構、地方派系等
通常我們問「政治板塊是不是變了」會得到的兩種答案是:
「是,以後的選舉都會是這樣」,例如西維吉尼亞州在2000選舉由藍轉紅就一去不復返
「不是,這只是曇花一現」,例如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
但在是與不是之間,還有一堆中間值,就是政治板塊可能只有變一點點,或是這次改變了,下次還會再變回來,例如:喬治亞州2020年一次選出民主黨總統跟兩個民主黨參議員,但2024又回歸共和黨,這個介於是與不是的狀態我稱為穩定性的光譜
既然穩定性有光譜,而穩定性是建立在某些社會基礎上,那麼就可以發展出一個社會基礎之固著性的分層,從最善變到最固定的社會基礎大概是:
- 候選人特質(eg. 個人魅力、能力、弊案)
- 時局(eg. 經濟、外交處境、公投綁大選)
- 選舉文化(eg. 選舉策略、競選口號)
- 政治議程(eg. 性別、統獨、氣候、槍枝)
- 菁英結盟關係(eg. 政商關係、政教關係)
- 選民動員結構(eg. 地方派系)
- 選舉制度改變(eg. 傑利蠑螈現象、選舉法)
- 人口改變(eg. 美國拉丁裔、亞裔人口增加)
也就是說,如果把選舉結果歸因在候選人魅力,那只要下次選舉換了候選人,選舉結果也會變,這樣就比較不算是板塊移動,但如果把選舉結果歸因在人口結構改變,因為人口結構通常都很穩定,所以比較算是一種板塊移動
所以川普贏了一堆拉丁裔選民、男性選民、勞工階級選民,是一種板塊移動嗎?我覺得可以看兩個點:第一個是看共和黨執政後會不會選後翻臉,第二個是選民會不會持續接受選舉修辭與政策的脫鉤。因為共和黨這次的coalition有蠻多政黨屬性跟選民支持的衝突,像是跟工會的關係、找喜劇演員來冒犯到波多黎各選民等,如果共和黨執政後跟工會還有拉丁裔翻臉的話,那代表這個coalition是暫時的,下次這些選民就會再翻回來(反之亦然,如果真的推出pro-勞工政策那可能就是真的板塊改變);相對的,如果選民就是不在乎政策只在乎選舉修辭的話,那麼就是共和黨找到勝選秘方了(反之亦然,如果選民不買帳那這次的勝利就是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