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

昨天和225一起追《青春有你3》,有学员问导师们“你们觉得我适合做唱跳歌手吗?”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我刚毕业的时候。 这位学员刚大学毕业,之前一直是综艺演员,没有什么唱跳经历。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刚刚表演了一轮唱跳,唱跳功底就是一个新人的水平。说实话,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说不适合的话,可能会打击到学员;说适合的话,可能有点违心。但是导师们非常 thoughtful 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台下有三位导师,他们故意同时说出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答案: “适合” “不适合” “不知道”。 学员愣住了,我也愣住了。学员预想过很多种可能性,但这种……还挺意外的。 后来导师李宇春说,她是故意和其他两位导师商量好了,要给出三种不一样的回答。这三种回答是我们在刚刚踏上一条道路的时候,会从其他人那里听到的回应。 我自己就听到过很多“不适合”。 大学的时候第一份用户研究的实习,做完人生第一次真正的用户研究,老板说“我觉得你还是不太适合用研,因为你太内向了。” 研究生毕业之后的设计实习,我第一次独立做设计,mentor 在我所有的绩效考核里都打了好评,唯独“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正在发展中”。但是,设计师...
Read post

学日语的小确幸

两年前,我开始学日语。学日语的契机是在 2018 年年底,我听了翻转电台关于学习的一期节目,讲到信息流如何降低了我们对长反馈周期的适应性。简单来说就是信息流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新的、几秒钟就能 consume 的东西,这些东西会给我们带来短暂的愉悦感,习惯了之后,就很难再适应那些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收获的东西,比如长线思考、学习。 我自己对这件事感触尤其深刻,作为(几乎是)互联网原住民,我大概从高中开始就感受到了 constant distraction。可能是从发短信和 挂 QQ 开始吧,课余很多时间都被聊天占据了,很难专心学习课业以外的东西。有了信息流之后就更糟了,躺在床上一刷就是两个小时。 所以 2019 年开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通过学日语开始来锻炼长线能力。学日语是我从初中开始就有的愿望,但是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我好几次立志要好好学日语,日语教科书换过好几本,甚至还尝试过网课,但是水平就一直停留在五十音上。所以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学完五十音,就已经超过 80% 的日语学习者了……所以这一次,我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 两年过去了,我几乎每周都上一个小时的日语课,再...
Read post

香港第一课 读后感

因为最近香港的 protest,对这个“东方之珠”想要了解更多。 港中文梁启智老师的《香港第一课》是一份向大陆解释香港视角的博客系列。作者从香港人的视角出发,阐释香港如何从英殖民地、成立特区、走至今天的政治局面。作者将内在逻辑和港人情绪一一道来,大陆背景的我也都可以 resonate。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香港政治介绍,更是给大陆人的政治启蒙,教我关心政权的历史、体制、得失、认授,结合前一阵在读的《权力与选择》,是教科书知识的现实运用。感谢梁启智老师。 读最初几章的时候,简单记录了一些问题。后来多用手机读,没有机会记笔记,只留下这些开场笔记—— 谈论香港的历史,不应该以中国为本位,而应该以地方人民的权益作为解释历史的首要考虑。 然而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很少见到地方人民本位的叙事。 中国建国以来的历史叙事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洗刷西方列强带来的百年屈辱”。这个屈辱是谁的屈辱?人民真的觉得屈辱吗?“西方列强”真的压迫了我们吗?一百年前的“仇恨”,多大程度上需要被今天的人承担?“承担”的意思是什么? 大众媒介的变化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当电视是重要的大众娱乐,所有人都看一样的电视...
Read post

Patience

耐心可能是最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去年年底,听翻转电台 关于学习的一期讲到信息流如何降低了我们对长反馈周期的适应性。简单来说就是信息流源源不断地给你带来新的、几秒钟就能 consume 的东西,这些东西会给你带来短暂的愉悦感,习惯了之后,就很难再适应那些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收获的东西,比如长线思考、学习。 我自己对这件事感触尤其深刻,作为(几乎是)互联网原住民,我大概从高中开始就感受到了 constant distraction。可能是从发短信和 QQ 开始吧,在家里的很多时间都被 social 占据了,所以一直没有办法去专心学习在课业以外的东西。(当然这也跟我很长时间以来都把自我价值建立在社会认可上有关,不过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所以我今年给自己定的目标之一就是学习几个需要长线回报的技能,第一个就是学日语。从三月初到现在也算是 2 months in 了,观察到几个心态上的变化: 累了就去休息,接受我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需要恢复的 享受每个学会新东西的瞬间,不再那么在意结果,更在意过程 (工作中)能理解和接受“改变别人的想法需要时间”,不再着急一定要把一件事情做成 ...
Read post

第一篇!

这一年来想写 blog 的冲动出现了蛮多次的,所以很高兴这个想法终于成真了。上一次写 blog 可能是在 grad school,自己搭了一个 wiki CMS,整理 ux research 的方法,但因为太费神所以暂停了。再之前就要回溯到高中写博客大巴的日子了。 其实这两年一直有一搭没一搭地在 Notion 上写着日记,但是有一个(泛指的)假想的读者可以让我用更 human-friendly 的语言写作,hopefully 过几年也能看得懂自己写了什么。 趁这个长周末,花了一个小时 research 了 blogging platform,从 Squarespace、Wordpress 看到更轻量级的 typlog,甚至看到了一些不需要 CMS 的比如基于 Dropbox Paper 的 Small Victories、基于文件系统的 Blot,但它们或多或少有以下缺点之一: 1)太贵 2)有广告 3)字体排印太丑,customize 需要太多精力,不能 hit the ground running 4)CMS 太复杂 所以很开心看到了 Standard Notes,虽然 t...
Read post

第一篇!

这一年来想写 blog 的冲动出现了蛮多次的,所以很高兴这个想法终于成真了。上一次写 blog 可能是在 grad school,自己搭了一个 wiki CMS,整理 ux research 的方法,但因为太费神所以暂停了。再之前就要回溯到高中写博客大巴的日子了。其实还蛮怀念那个时候的,人手一个 blog,跟同学互相评论一下, 其实这两年一直有一搭没一搭地在 Notion 上写着日记,但是有一个(泛指的)假想的读者可以让我用更 human-friendly 的语言写作,hopefully 过几年也能看得懂自己写了什么。 趁这个长周末,花了一个小时 research 了 blogging platform,从 Squarespace、Wordpress 看到更轻量级的 typlog,甚至看到了一些不需要 CMS 的比如基于 Dropbox Paper 的 Small Victories、基于文件系统的 Blot,但它们或多或少有以下缺点之一: 1)太贵 2)有广告 3)字体排印太丑,要 customize 需要太多精力,不能 hit the ground running 4)CMS...
Rea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