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9 关于娃要不要上培训班的思考 | 《成长的边界》第 7 章
November 26, 2021•87 words
今天看了陈老师关于要不要上培训班的问题,让我想到《成长的边界》里面「第七章 - 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英文的标题更好,是「 Flirting with your possibilities」 , flirt with 的意思是,to think about or be interested in sth for a short time but not very seriously,玩儿似地想做某事。
焦虑该不该给孩子上培训班的,有部分大概是觉得娃是不是在这方面有天赋,娃这么喜欢,我是不是不能耽误他,想让他早点开始。比如孩子喜欢画画,是不是应该认真培养下,不要耽误了他,比如娃喜欢钢琴,喜欢音乐,而音乐上的造诣是需要大量练习的,根据一万小时理论,应该帮助孩子尽早地投入到钢琴练习中,保持先发优势。
所以,我觉得这里核心问题,不是上不上培训班,而是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对待孩子的兴趣这个问题上面。
为什么现在认真对待兴趣和培训班联系在一起,应该是我们家长的迷思,觉得只要上培训班,娃就能学会,没有想过实际上任何一个技能都是功夫在平时的,也没有考量过现在幼儿培训的老师的质量。这个点 Savage 老师和陈老师讲了很多遍了,我就跳过这个部分。来讲讲另一方面,我们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兴趣上面。
我最近看的《成长的边界-超专业化时代,为什么通才能成功》这本书刚好就是在讨论这个问题,书里讲了几个例子,比如老虎·伍兹,3岁就能打高尔夫,年少成名,一个爸爸,培养了三个女儿,2 个是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让家长们产生了一种迷思,就是我要尽快为孩子选定一个技能,然后让孩子特别认真地投入进去,孩子就能够赢在起跑线。当然这个愿景是非常美好的,但是却忽略了人是一个复杂系统,我们没有办法保证有什么输入就有什么输出,实际上,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时间维度,在不同环境下的我们可能都不是完全一致的。
摘录文章里面的一些原话,重点是说,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人的兴趣、性格、爱好会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上有所变化,甚至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的环境下也有所变化,我们在一个环境下表现的并不坚毅,并不能说明我就是一个不坚毅的人,也许我会在另一个环境下表现出坚毅的品质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增长以及环境的变化,人的性格也随之改变,正因如此,当经历的时间尚短、经验尚浅、体验过的环境范围也极其有限时,我们的水平就不足以设定一个无法更改的长期目标。每一个“我的故事”都在持续发展变化。”
“当我们对自己更加了解时,再回过头去审视那些曾经觉得安全、稳定的职业目标,看法可能会大有不同,曾经的安稳工作用达尔文的形容词就是“荒唐愚蠢”。我们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偏好不会一直保持不变,因为我们自身是一直在变化中的。”
“心理学家丹·吉尔伯特(Dan Gilbert)把这种现象称为“历史终结错觉”。从青少年变成老年人,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欲望和动机在过去的日子里有了大幅度的变化(比如看看你以前的发型),但是我们又相信,这些欲望和动机在未来不会有太大变化。用吉尔伯特的话说,事情明明还在进行中,却声称已经完成了。”“
“在心理学界,关于性格形成过程中先天与后天各自的角色有着极端的争论,而正田佑一的“后棉花糖实验”研究已经成为这一争论中的桥梁。一方极端地认为,人的性格几乎完全是天生的;而另一方则认为,人的个性完全由环境塑造。正田佑一认为,两种所谓的“人—环境”极端观点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在人生中某一个特定的节点,一个人的天性可以影响其应对特定环境的方式,但是天性在其他环境下的表现可能会有惊人的不同。正田佑一和米歇尔一起开始研究“如果—那么”特征。如果大卫在一个盛大的派对上,他看起来是内向的;但是如果大卫和自己的团队一起工作,他看起来就是外向的。所以,大卫到底是内向还是外向呢?好吧,大卫既内向又外向,而且一直是这样。“奥加斯和罗斯把这种现象称为“环境法则”。
起初看这些内容的时候,我非常困惑,如果对于一个复杂系统,我们无法控制最终的结果,那我们就不能干预了吗?我们就不用去关注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了吗?我们就不用为自己规划了吗?我们什么都不能做了吗?
后来才发现,我这个想法是错的,无法控制最终的结果,不是说我们不能干预,实际上我们无法不干预的,因为我们就是孩子周围环境中的一份子,就是干预他的一个因素之一。只是我们要放弃控制的想法,不强求孩子一定按我们设定的路来走,一定要长成我们想象的样子,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想象力非常有限,我们更不要妄图控制任何人,甚至是我们自己。
实际上这一章的题目给出了非常好的建议,Flirting with your possibilities , 可以抱着玩玩的、试试看的心态来开始这个事情。我们享受过程,而不强求结果。孩子表现出兴趣,那我们可以先抱着玩玩看的态度开始,抱着这个心态之后,学的方式就非常开放了,可以是直接上手尝试,可以看书,可以网上找资料,可以找身边会的人讨教,当然上培训班也可以。这样一想之后,就可以根据身边培训班的质量,路程,价格,以及是否真的有必要上培训班,就能够自己进行判断。
Flirting with your possibilities 这个观点,同样适合我们自己,当我觉得对某一个事情感兴趣的时候,我是不是也会想,哇哦~ 那是不是我的天赋领域,那是不是我的 spark,我是不是应该立马逃离现在让我觉得枯燥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份全新的让我充满热情的事业当中去!我劝你冷静,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做这件事情,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去试试。比问大佬、问职业性格测试,我是不是适合做这个事情来得快速有效得多!而尝试启动一件事情,并不需要想象中那么多的时间精力,文章中给的建议是,可以从暂时性的工作开始,因为一种新的工作身份不会一夜之间就冒出来,我们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但是我们需要通过实践- 尝试新的活动、建立新的网络、寻找新的榜样-来发现这些可能性。我们是实践中了解自己,而不是别人告诉我们的一个理论。我们可以自己当自己的研究者,先实践、再计划。先测试、再学习!
觉得文章写得比我讲的好,所以还是想把摘录放上来
伊贝拉对我说,所有的“自我力量发现”之类的咨询建议,都会让人们将自己或他人归类,却没有考虑到我们成长、进化、成功和发现新事物的程度。“所有那些所谓的优势识别,就好像给人们发了一张执照,有了这个执照,我们就可以把自己和其他人分门别类,但是完全没有考虑到我们成长、进步、发展了多少,以及我们发现了多少新东西,”伊贝拉告诉我,“但是,人们都需要知道答案,所以这种思维框架才有销路。那么比起这种测试和咨询,对大家说:‘好,来做几个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显然就难得多”
“只要你回答完了测试题目,这些测试就标榜自己能够照亮你的职业道路,帮你选择出最理想的职业,完全无视心理学家记录的那些性格随时间和环境变化的现实”
“但是一到每年五月,全国的演说家们都在毕业典礼上发表标准的毕业演讲,鼓舞毕业生,而演讲的主题就是:不要放弃你的梦想。我明白他们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表达方式,因为这种说法其实是在暗示你:一定要去完成你很早之前定下的计划。在计算机世界,有一个专门的词来形容这种情况:过早优化……
……与其先设定目标再工作,不如从有希望的环境开始工作。这是成功人士的最真实经历”“伊贝拉还批评那些传统智慧类的文章,比如刊登在《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上的《转向新职业的无痛苦之路》(the painless path to a new career),这篇文章认为,转向新职业可以完全避免任何痛苦,秘诀就是在行动前“清晰地了解自己到底要什么”,就这么简单“
“伊贝拉告诉我,事实正好相反,“先做再想”才是正确的,这些宣传把这个神圣的公理巧妙地颠倒了。伊贝拉仔细梳理了社会心理学观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我们每个人都是由无数的可能性组成的。正如她所说:“我们需要通过实践——尝试新的活动、建立新的网络、寻找新的榜样——来发现这些可能性。”我们在实践中了解自己,而不是在理论中”
“一种新的工作身份不会一夜之间就冒出来,但是,可以从暂时性的工作开始,例如赫塞尔本经历的工作类型;或者找到一个新的模式,再根据经验反思,转向下一个短期计划。有些职业转型者变得更加富有,有些则更贫困;所有的转型者都觉得自己暂时落后,但是,在《魔鬼经济学》的抛硬币实验里,所有的人都因为做出改变而更加快乐。
“我到底想成为怎样的人?”面对这个问题,与其盼望获得一个无比权威、不容置疑的先验答案,研究人员的结论是:不如自己当自己的研究者,问自己一些能回答的简单一点的问题——“面对着那么多可能的自我,我应该选择哪个自我开始探索?我怎么样才能实现这种探索?”先去接近可能的自己。⑤比起庞大的计划,我们应该选择能够更快上手的实验。“先测试,再学习,”伊贝拉告诉我,“而不是先计划,再实践。”
”
这个文章最想传达的一个观点是,现在的世界是一个wizard world,一个邪恶的世界,能够靠一个技能走遍天下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我们不用费劲给自己和孩子早早地选定一条专业化人生之路,觉得孩子只要掌握这个专业技能就能获得成功。实际上先学会那些通用的底层能力,阅读能力、学习能力、批判式思维更加重要。孩子的兴趣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我们也许可以在心态上更轻松地对待他们的兴趣,但可以在具体的兴趣上,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先实践、再计划。
这部分内容,我自己也还没有什么成功经验,所以也没法举自己的实际案例来佐证,但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建议,与其纠结着想让别人给自己一个答案,不如自己试试看,但是对结果不要抱太大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