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4 struggle is better than repetition

《成长的边界》里面第三章 Learning,Fast and Slow,学习快与慢里面有一个核心思想,是说如果能够提高当下学习的难度,会影响当下的表现,显得学习更慢,学生的自我感觉更差,但长远来看,有助于我们的学习。这个难度他有一个概念叫desirable difficulty 合意难度。

那么有三种方式可以实现这个desirable difficulty。第一个是generate effect 生成效应,就是generate your own answer 生成你自己的答案,我理解就是尝试自己回答问题,也就是练习, 并自己回答,并且要注意不要给太多多余的线索。甚至在学习之前尝试回答,也是非常有效的。

在娃身上实验非常有效,比如写字的时候,就让他先自己写,不去提示他,让他把想到的写下来,然后再去对字,再去对笔画,这样几次下来,他印象就比较深刻了,并且完全没有抗拒。再说到我自己,我对自己就没有这么严格要求了,刷anki卡片的时候,我大眼一看会了,我就算过了,不太会的,立马看下例句,再看下答案,也觉得是会了,完全符合实验里面,可以随意看答案的大猩猩。作者很不留情的说,直接看答案的学习根本不是学习。不过我自己的经验来看,确实有点,比如我现在都有点分不清哲学家, 哲学,心理学家,心理学,心理,化学,化学家,物理学,物理,经济学家,经济学。总觉得阅读的时候,我像是会的,但出个填空题,我就没法保证我答案是对的了,所以阅读的时候,我其实是不确定这个句子意思的,尤其是内容比较难的时候,更别提输出的时候,自己去用这些词了。但是像娃那种写下来,说出意思,组词的学习方式,学会了就是学会了。

我自己的一个案例是昨天晚上空下来的时候,我就整理了下一篇16分钟TED里面的单词、句素,理出了76个,应该还有很多句素是我没发现的。当时下意识的就是导入anki,明天刷一刷就行了,但突然想到娃最近学写字,我就觉得我是不是该跟他学习一下,比如我一周,就搞定这76个单词,是不是也比一直重复刷,要来得有效,因为我刷卡的时候,确实对自己太好 了,没有struggle的感觉,但是写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想到Savage老师说她之前自己一行一列的写,然后背,我觉着虽然感觉很麻烦,但其实对大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觉大脑会更努力,让自己减少麻烦的操作,永远不要忘记大脑是我们最厉害的工具!我可以尝试一下,然后给个反馈。

另一个案例是,上次听班主任直播,66讲到Savage老师有一次讲了搜索、主题阅读,对她帮助太大了,我很好奇,昨天问了下是「Savage对谈10 - 从概念清单到意义网络 | 如何理解词、建立概念清单、实践丰富模式」,开头老师就提了三个问题:

  • Q1: 词、句子、点层面理解困难怎么办?
  • Q2: 一个主题写作,怎么查资料,建立概念网络?
  • Q3: 如何用家庭的丰富模式,弥补学校的贫乏模式? 因为我现在脑子里有个工具,叫generate effect ,所以我就先尝试自己回答一下啦,我想我这都听过那么多课了,这课我也听过,双语启蒙也好好学了,不就是那几个点么,然后我蹭蹭蹭往上写,就觉着老师会展开讲,但应该也是大差不差的围绕这几个点吧。然后果然就是啪啪打脸,读完把Savage老师讲的大纲一列,再对比下自己的,就觉得自己写的真叫一个空洞(我是不好意思把我答案贴上来的。。。) 老师会非常清晰的把我们理解一个东西最本质的内容讲清楚,首先最基础的是词要认识,然后是文章的背景知识,因为作者写作的前提是读者和他有基本的认识,还有就是作者的意图,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从这三点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内容,只要我们这三点都做到位了,就一定可以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我下意识想起来的却是,要先理解词,词扩展到句子的理解,然后再到篇章,然后再从篇章来对词下一个定义,不理解的就借助词典和google。一对比就会很尴尬。Q2、Q3也是,我的回答就非常干巴巴,应该就是回忆了下Savage老师在课里讲的几个点,然后往上放了下,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也举不出来实际的例子。尝试先回答再对比的好处,就是让知道自己其实是不懂的,比较尴尬,比较难受,但是这就是学习啊。

第二个合意难度是是Space,间隔期,是对同一类材料需要在很多刻意练习中间的刻意不练习deliberate un-practicing,这段间隔期,提高了回忆的难度,书里面写了个实验 ,比如说分成几组人来记单词,记忆的时间相同,但是第一组记忆完,立马就让他们回想,第二组是记忆完之后让他们做数学题,然后再测试,测试结果当然是第一组好,但是突然又意外的加了一次测试,这次测试结果有数学题的那组比第一组好很多。干扰让他们得费劲的去记住这个内容,而这个费劲记忆的过程,对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他说现在学校专业化教育的问题在于,在某一个时期非常密集的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结束之后转到下一个领域,然后再也不回头。

其实刚才说读「Savage对谈10」其实也可以说是这样一个案例,这个内容以前听过,也觉得很有收获,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去看,就能知道自己到底记住了多少,而这一次间隔期之后的测试,以及重复学习,让我对这个内容的印象也更深刻了。

第三个是提关联性的问题,也就是深挖这个知识点,问更多why的问题,这肯定是提高了学习难度,因为内容必然是大大超纲的,去尝试回答这类问题,需要去学习更多内容。这个其实这个在「Savage对谈10」里面给出了非常好的案例,哈哈哈。

比如觉得学校的语文学习很枯燥,Savage老师给的建议是深挖就不会枯燥了,比如可以去维基百科和youtube上搜索唐朝,然后看看唐朝都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唐朝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杜甫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杜甫为什么会过这样一种人生,他都经历了什么?如果是因为安史之乱,那为什么会有安史之乱?因为腐败,那为什么会腐败?可以谈唐朝的政治、经济,甚至可以扩展到古代的政治、经济、土地、政策、对外外交、跟北方民族的战争,能串起中国的历史。那么就不会觉得杜甫这一首诗有啥意思,跟我有啥关联,重复的背背背有什么用呢?我写得时候又用不上,就觉得不会觉得枯燥了。(不得不说,这些问题一提,也成功得让我非常好奇,想要去找答案了)

所以这里要注意的是,他说的是提关联性的问题,而不是把这些直接呈现给学生,灌输给学生,那样就达不到效果了,学生努力思索、找资料、整合内容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不可以省略。

所以学习根本不是看当下的快与慢,不是看你看了多少书,不是看你多努力,更不是看你花了多少时间,而是你有没有实实在在的获得知识,并解决问题, 说到底人也是一种动物,看大自然的弱肉强食就会觉着, 你要被吃掉的时候,可没有人管你努不努力,没人管你是不是善良,是不是没有伤害别人,是不是没有犯错. 所以更努力的了解自己,选择更好的学习策略,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学得开心而已,而是关于自己能否更好的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2021-12-01 补充一个案例

昨天晚上婆婆问我,为什么人家跳舞不看 ipad 能跳,而她练习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呢,觉得自己太笨了。我给了她一个小建议。
我说你试试下次自己在家练习的时候,不要看视频,自己回想,就算一开始跳错了也没关系,这样练几遍,你就会了。
婆婆觉得很有道理,打算去试试。我这么有信心有效,是因为我原先以为我是做不到不听口令做完一套阿斯汤加的,实际上我不听口令练了两次就会了,然后觉得自己练习更好,可以顺应自己的呼吸,不用看视频,也不用听耳机,更自由了。


You'll only receive email when they publish something new.

More from Amber
All posts